2025年4月2日上午,基础医学院师生在位于我校解剖楼前广场的“承德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前举行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主任张江涛,河北省器官捐献总负责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OPO负责人任贵军,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鑫,承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曾强及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受邀参加活动,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刚致辞。基础医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全体人员在纪念碑前鞠躬默哀,致敬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
(点击每张图片即可查看原图)
活动现场
刘刚向长期以来支持医学教育发展,成就这项伟大事业的遗体与器官捐献者、志愿者及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表达衷心的感谢。他说:“他们虽已无言,却用生命最后的馈赠,为医学教育和人类健康事业点亮了明灯。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无言良师,是医者心中永恒的丰碑”。他勉励未来的医者,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学习、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将“无言良师”的奉献精神融入血脉,用精湛的医术和人文关怀,回报这份生命的馈赠。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刚致辞
张江涛用一串串数字介绍了全省遗体与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情况。他强调这不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是社会文明的刻度,是上千个家庭跨越生死的抉择,是他们用爱托起希望之光。他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积极参与支持遗体器官捐献事业,以赤诚尊重生命,用行动传递希望,共同开创我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新局面。
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主任张江涛讲话
任贵军表示,生命的意义在于照亮他人。捐献者在生命走向尽头时,没有让躯体随着生命消逝而沉寂,而是选择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为那些在病痛深渊中苦苦挣扎的患者搭起一座重生的桥梁。这份勇气与无私,让生命在终结的瞬间,有了全新的开始,每一个器官都承载着捐献者对世间最后的温柔与善意。
河北省器官捐献总负责人任贵军讲话
曾强指出,这些捐赠者有4岁孩童,也有85岁老者,他们超越生死的选择,让“人道”二字有了温度,让“博爱”获得了永恒的重量。近年来遗体和器官捐赠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2024年,承德市以全省第二的百万人口捐献率证明:燕山脚下的这座古城,正用最温暖的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承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曾强讲话
活动现场,我校学生代表献上诗歌朗诵《让生命如花——致敬遗体器官捐献者》,表达对为了挽救他人生命和推动医学事业发展而自愿捐献遗体和器官者的崇高敬意。
学生代表朗诵《让生命如花——致敬遗体器官捐献者》
2016年,我校正式成为河北省遗体捐献接受联盟单位,接受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的遗体捐献者。2020年“良师不言 大爱无声”纪念碑在我校解剖楼广场落成,2023年“承德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落成。我校基础医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每年都会组织在校学生开展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缅怀捐献者,表达敬意,寄托哀思。近年来,基础医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还通过“解剖学第一课”,依托人体标本馆、塑化标本室、断面标本室等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以深切缅怀为医学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无言良师”。
向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献花
作者:基础医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付秀美
编辑:党委宣传统战部 范萌
审核:党委宣传统战部 王海民